第101章 吕布下南阳-《群英三国》
第(2/3)页
小吏几乎没有升迁的可能性,正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最大限度的谋求物质利益。而方云需要做的,就是一开始就让考核合格的毕业生来担任这些职业。而且给他们升迁的机会。
配合高薪养廉,还有各种福利补助,甚至还有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,多多少少,都可以把贪污**的情况降低到最低了吧?若是这样都还不行,那就算被杀也应该无怨了!
并州和冀州两地建设得热火朝天。其他得到喘息的诸侯也在加强自身的建设。
实际上如今不过是四月左右,正是春耕的时候,每个诸侯此刻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监督春耕的事情。尤其是曹操,在枣袛的帮助下,提前开始了军屯,大部分的战士闲时为农战时为兵,不管如何最大限度的开始耕种大业。
至于经济方面,很显然,他们并不太懂得商业和工业的运作手法。
不过也不是没有半点改进,刘备取消了麾下所有州县那些额外的关卡,减少了商业方面的一些额外的税收,简单来说就是针对税种进行了改革。这无疑会使得这些地方的商人,来往的更加的频繁,简介带动商业税的征收额度。
古代真要提升商业税,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政策。只要规定一个严格的商业税标准,然后公正公平,而且坚定的实行这个标准。甚至于,适当根据市场的变动进行不断的调整优化,那其实就是最好的了。
剩下的,自然会在市场经济下,自然而然的发展起来。
孙策那边只能憋屈了,毕竟此刻尚未能够脱离袁术的控制,不过显然他在努力!
其他的诸侯也在战战兢兢的发展着自己的势力,小心翼翼的注意着其他势力的发展情况。然后也不过是积极的征兵,积极的发展物资,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。
春秋战国时代可是足足大了几百年的时间,而如今大家虽然姑且还算是大汉臣民,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,每一个势力其实就是一个独立的诸侯国,听调不听宣已经是给面子。甚至于对朝廷的政令不理不睬的也不是没有。
这北边一个汉,西边一个汉,谁也不知道该听谁的,实际上大家都在装糊涂。显然这个问题一天的不到解决,他们都不会真正的表态。
好在龚景、刘虞和陶谦三人还算听话,愿意服从晋阳皇权的命令。至于其他的诸侯,就没有那么好了,就算是朝廷诏令的陈留太守刘备,此刻也是对朝廷的命令爱理不理的。
倒是有一个地方不太平,那就是雍州,准确来说是长安。
谁都知道,如今管理长安的是吕布和王允,但谁让其中又多了一个韩遂?韩遂的眼光非常不错,他看到了王允对吕布的不信任,而且生怕对方成为第二个董卓。所以他放弃了远走塞外的想法,来到了长安,成为了抗衡吕布的存在,王允自然非常欢迎他。
最重要的是,韩遂是名士,是文官序列的一员,至少是准盟友。王允对于他自然比吕布更加信任。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里,王允似乎在有意无意的安排韩遂接管长安的兵权。甚至于,刘协的护卫工作。
吕布的地位似乎变得越来越可有可无,他如今唯一能够控制的,就是那上万左右的老部下。问题在于,这些老部下有不少在别的地方驻防,在长安的没多少。只要王允和韩遂要发难,那么他的结果就是乖乖束手就擒。
第(2/3)页